品人生
品味
品味,品味,品出一个餐厅的味道,一个服务员给你上菜,服务员态度很不好,菜很好吃,但是再你吃菜之前总该是会说一句这个餐厅服务好差啊,这就是一个餐厅给人的第一印象,这就是差的品味。同样,走进去一个房间,里面乱糟糟的,你会想这是什么环境啊,心情不至于说变得特别差,但最后肯定是朝不好的方向去靠拢,那人也是一样道理,一个人的品味一样可以看出来,往往就是你见到他的第一印象,要不我们总说一见钟情呢,相见如故呢,这就是典型的你喜欢的品味,你喜欢这种在她身上的正面能量。这种品味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你的说话,你的态度,简单的说就是你的言行举止,再扩大一点,就是你周遭的可控的环境,你的书桌,你的床上,这都是品味的最直观体现。修品味,也是修行的一部分,慢慢改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让周遭的环境产生正面的能量,这样你就会不断开心起来啦。同时,看一个人,也是先从品味看起的,可以说这个词就是修行的第一步,同样也是识人的第一步。
有了品味,你就是一个言行举止容易受人亲近和信赖的人了,注意哦,这里是容易哦,不是受人亲近和信赖哦,要做到这个就要看接下来的品德了。
品德
你第一眼看到一个人,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人不错欸,可以交往一下,但是交往久了,你发现他并不是如他初见那样,或者说他对待别人和对待你不一样,那也许就是那个人品德出现了问题, 他的修行还是不够。
品德,看到强的可以不卑不亢,可以虚心请教,看到弱的可以不耻下问,不会恃强凌弱,看到什么样的人都会做出合乎道德的行为。
那其实这样就是本质还是看自己有没有德了,不然你看不到别人,也品不出别人的德,所以第一步还是认识自己,让自己变成一个有德行的人,这样才可以品他人的德,因此这一步的关键在于认识自己,修出自己的德。
品礼
别人送你礼物,你会怎么想呢?你会看这个礼物送的对不对,好不好,有什么意思?这个其实不是很重点。重点在于这个人送的态度,这个人送礼之前是什么态度,这个人送礼之后又是什么态度?前后变化的大不大。这个人接受完别人的送礼后也是同样,这个人是不是接受完礼物和接受完礼物之前是不是判若两人,或是有非常明显的情绪波动呢。如果是的,那么这个人在品礼这一方面做的不行,他的修行还尚未过关,所谓不以物喜,正是这个道理,说明面对这一类人情世故还是不够沉稳,修行还是不过关。一个之前十分严肃的人,接受了别人的礼物,却喜笑颜开,你说能跟这个人好好交往吗,我看怕是难度甚大吧,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了。
品质
宏观上我们对前面三个做个总结即可总结得出这个人的质地究竟如何了。
品优
一个人的优势->发现->扩大->长板。
品缺
一个人的短板->发现->扩大->长板。
品道
道乃是世间法则,为人处世中做到前面六项,世间法则便可自行发掘,此12品称之为品人生,是诸多法则中的一个。道玄而妙,须得自悟,纵我如今知道如此,却也无法体会其中深意,因此浅谈表面,望某日于做人行事中领悟其中奥妙。
品法
路在何方,此之谓法,看懂自己的法,看懂别人的法,水到渠成。
品术
法无术不施,术无法不灵。
术是手段。且看国家变法,需得有雷霆手段,刚柔都需,既要注意贵族阶级,又要考虑平民阶段。
品器
器可以称之为法宝,为前面二者添砖加瓦,必不可少,他可使谋事事半功倍,大有所用。
品无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往往都是无的,我姑且理解为无实体,比如时间,比如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