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08真题计算机网络篇

选择题

第 33 题:


问题: TCP/IP 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

A. 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 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 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 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答案与解释:

在 TCP/IP 参考模型中,网络层主要负责数据报的传输。网络层的服务是无连接且不可靠的,这意味着它不负责数据的顺序、丢失或错误的检查,也不需要在传输前建立连接。数据报服务通过每个数据包独立选择路径进行转发,每个分组可能会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目标,且没有建立虚拟连接的过程。

  • 数据报服务:无连接、不可靠的服务。每个数据包独立传输,没有保障传输顺序,网络层不提供可靠性控制。
  • 虚电路服务:面向连接、可靠的服务。数据在传输前需要建立连接,且提供可靠的传输保障,通常用于电信和更复杂的网络结构。

因此,网络层提供的是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本题选 A


第 34 题:


问题: 若某通信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2400 bps,采用 4 相位调制,则该链路的波特率是( )。

A. 600 波特

B. 1200 波特

C. 4800 波特

D. 9600 波特


答案与解释:

数据传输速率是以比特/秒 (bps) 为单位,而波特率是以码元/秒 (Baud) 为单位,表示每秒传输的符号数。每个符号可以携带多个比特,具体取决于调制的方式。

  • 4 相位调制 (M = 4),每个符号携带 2 个比特,因为 \(\log_2(4) = 2\)

数据传输速率(bps)与波特率(Baud)的关系如下:

\[ \text{波特率} = \frac{\text{数据传输速率}}{\text{每个符号的比特数}} \]

\[ \text{波特率} = \frac{2400 \text{ bps}}{2} = 1200 \text{ Baud} \]

因此,波特率为 1200 波特

本题选 B

第 35 题:


问题: 数据链路层采用选择重传协议 (SR) 传输数据,发送方已发送了 0~3 号数据帧,现已收到 1 号帧的确认,而 0、2 号帧依次超时,则此时需要重传的帧数是( )。

A. 1

B. 2

C. 3

D. 4


答案与解释:

在选择重传协议 (Selective Repeat, SR) 中,每个数据帧的确认是独立的。如果某个数据帧没有收到确认(如超时),发送方会重新发送该帧,而不会影响其他已确认的帧。

根据题目:

  • 1 号帧已收到确认,说明该帧已成功到达接收方。
  • 0 号和 2 号帧超时,表示这两帧未能成功到达接收方,因此需要重传这两帧。

因此,需要重传的帧数是 2。

本题选 B


第 36 题:


问题: 下列选项中,对正确接收到的数据帧进行确认的 MAC 协议是( )。

A. CSMA

B. CDMA

C. CSMA/CD

D. CSMA/CA


答案与解释:

  • 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是一种访问控制协议,但它并不包含对数据帧的确认机制。它只是通过监听信道来判断是否可以发送数据。
  • B.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用于多用户共享同一频带的情况下传输数据,采用不同的编码方案区分不同用户的信号,不涉及数据帧的确认。
  • C. CSMA/CD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是一种冲突检测协议,在以太网中使用。当发生冲突时,节点会停止发送并进行重传,但没有专门的确认机制来确认数据是否成功接收。
  • D. CSMA/C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是一种无线信道访问控制协议,广泛用于无线局域网(如802.11协议)。它通过发送确认帧(ACK)来确认数据是否正确接收,因此具备对数据帧的确认机制。

因此,正确答案是 D,因为 CSMA/CA 协议会使用确认帧来保证数据正确接收。

本题选 D

第 37 题:


问题: 某网络拓扑如下图所示,路由器 R1 只有到达子网 192.168.1.0/24 的路由。为使 R1 可以将 IP 分组正确地路由到图中所有子网,则在 R1 中需要增加的一条路由(目的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是( )。

A. 192.168.2.0 255.255.255.128 192.168.1.1

B.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1

C. 192.168.2.0 255.255.255.128 192.168.1.2

D.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2

img

答案与解释:

根据题目,R1 目前只有到达子网 192.168.1.0/24 的路由,并需要通过增加一条路由使其能够正确地路由到其他子网。

通过题目中的信息,若不进行路由聚合,R1 的路由表应包含以下几条:

  • 192.168.1.0 255.255.255.0
  • 192.168.2.0 255.255.255.128 192.168.1.2
  • 192.168.2.128 255.255.255.128 192.168.1.2

为了优化路由,我们可以将 192.168.2.0/25192.168.2.128/25 进行聚合,得到 192.168.2.0/24。因此,R1 中需要增加的路由是:

  • 目的网络:192.168.2.0
  • 子网掩码:255.255.255.0
  • 下一跳地址:192.168.1.2

所以,正确答案是 D


第 38 题:


问题: 在子网 192.168.4.0/30 中,能接收目的地址为 192.168.4.3 的 IP 分组的最大主机数是( )。

A. 0

B. 1

C. 2

D. 4


答案与解释:

首先,我们需要判断 192.168.4.3 是否是子网 192.168.4.0/30 中的有效地址。

  • 子网 192.168.4.0/30 中,网络地址为 192.168.4.0,广播地址为 192.168.4.3,主机地址为 192.168.4.1 和 192.168.4.2。
  • 192.168.4.3 是广播地址,因此,能接收到此目的地址的主机数量是该子网中可分配的最大主机数,即 2(192.168.4.1 和 192.168.4.2)。

所以,正确答案是 C

第 39 题:


问题: 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一个 (SYN=1, seq=11220) 的 TCP 段,期望与主机乙建立 TCP 连接,若主机乙接受该连接请求,则主机乙向主机甲发送的正确的 TCP 段可能是

A. (SYN=0, ACK=0, seq=11221, ack=11221)

B. (SYN=1, ACK=1, seq=11220, ack=11220)

C. (SYN=1, ACK=1, seq=11221, ack=11221)

D. (SYN=0, ACK=0, seq=11220, ack=11220)


答案与解释:

在 TCP 协议的三次握手过程中,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一个带有 SYN 标志且序列号为 11220 的连接请求。主机乙接收到该请求后,回复一个带有 SYN 和 ACK 标志的报文段。

  1. SYN=1, ACK=1:主机乙在响应连接请求时,需要设置 SYN 和 ACK 标志位为 1。SYN=1 表示同意建立连接,ACK=1 表示确认号字段包含有效的确认序号。
  2. seq=11221:主机乙的序列号为 11221,因为主机甲的序列号是 11220,因此主机乙的序列号应该比 11220 大 1。
  3. ack=11221:确认号字段应为 11221,表示主机乙确认接收到的连接请求,并期望接收到下一个字节的序号为 11221。

因此,正确答案是 C


第 40 题:


问题: 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 TCP 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 3 个连续的 TCP 段,分别包含 300 字节、400 字节和 500 字节的有效载荷,第 3 个段的序号为 900。若主机乙仅正确接收到第 1 和第 3 个段,则主机乙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号是

A. 300

B. 500

C. 1200

D. 1400


答案与解释:

在 TCP 中,采用累积确认机制。确认号字段表示主机已正确接收的最后一个按序到达的字节的下一个字节的序号。

  1. 第 1 个段: 序号为 0,长度为 300 字节。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字节序号是 300。
  2. 第 2 个段: 序号为 300,长度为 400 字节。这个段丢失,主机乙没有接收到。
  3. 第 3 个段: 序号为 900,长度为 500 字节。这个段正确接收,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字节序号是 1399。

由于第 2 个段丢失,主机乙期望接收的下一个字节的序号是 500(即第 2 个段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

因此,主机乙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号是 500。

所以,正确答案是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