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08真题计算机网络篇
2018年408真题计算机网络篇
33. 下列 TCP/IP 应用层协议中,可以使用传输层无连接服务的是( )。
选项: A. FTP B. DNS C. SMTP D. HTTP
✅ 正确答案:B
解释:
TCP 和 UDP:
- TCP:面向连接、可靠传输。
- UDP:无连接、不可靠但效率高。
各选项分析:
- A. FTP:使用 TCP,端口 20/21,传输文件需要可靠传输。
- ✅ B. DNS:使用 UDP,端口 53,查询开销小,不需建立连接。
- C. SMTP:使用 TCP,端口 25,用于可靠邮件传输。
- D. HTTP:使用 TCP,端口 80,需要可靠传输网页内容。
补充说明: DNS 查询一般使用 UDP,但在某些需要可靠性或数据量大的情况下也会使用 TCP,例如区域传输(Zone Transfer)。但一般情况下,DNS 默认使用 UDP,因此选 B。
3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理层接口规范定义范畴的是( )。
选项: A. 接口形状 B. 引脚功能 C. 物理地址 D. 信号电平
✅ 正确答案:C
解释:
物理层接口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机械特性:例如 A. 接口形状(接口的形状、尺寸、排列等)。
- 功能特性:例如 B. 引脚功能(每个引脚的作用,如数据线、控制线等)。
- 电气特性:例如 D. 信号电平(电压范围、高低电平定义等)。
- 过程特性:信号传输顺序与时序。
- C. 物理地址 是 数据链路层 的内容,是设备唯一标识,常见为 MAC 地址,不属于物理层范畴。
35. 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的 MAC 协议 CSMA/CA 进行信道预约的方法是( )。
选项: A. 发送确认帧 B. 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 C. 使用多个 MAC 地址 D. 交换 RTS 与 CTS 帧
✅ 正确答案:D
解释:
IEEE 802.11(Wi-Fi)使用 CSMA/CA(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 协议。
CSMA/CA 的关键机制是避免冲突,而非检测冲突(与有线网络中的 CSMA/CD 相反)。
为了减少隐蔽终端问题并预约信道,CSMA/CA 引入了 RTS/CTS(Request to Send / Clear to Send)帧交换机制。
- 发送方先发送 RTS 帧,申请信道使用权。
- 接收方若准备好,则发送 CTS 帧,表示允许发送。
- 周围节点监听到 CTS 后,会暂时停止发送,避免碰撞。
其他选项:
- A:确认帧是用于数据传输完成后的确认,不是信道预约。
- B:二进制指数退避是冲突后延迟重传的一种机制,不是预约信道的方法。
- C:多个 MAC 地址不是 CSMA/CA 的预约方法。
本题选 D。
36. 主机甲采用停-等协议向主机乙发送数据,数据传输速率是 3 kbps,单向传播延时是 200 ms,忽略确认帧的传输延时。当信道利用率等于 40% 时,数据帧的长度为( )。
选项: A. 240 比特 B. 400 比特 C. 480 比特 D. 800 比特
✅ 正确答案:D
解释:
停-等协议中,一个数据帧发送完成并收到确认帧后,才能继续发送下一个数据帧。
信道利用率公式为:
\[ U = \frac{t_1}{t_1 + 2\tau} \]
其中:
- \(t_1\):发送数据帧的时间
- \(\tau\):单向传播时延 = 200ms
- \(U\):信道利用率 = 40% = 0.4
步骤一:代入公式求 \(t_1\)
\[ 0.4 = \frac{t_1}{t_1 + 2 \times 0.2} \Rightarrow 0.4(t_1 + 0.4) = t_1 \Rightarrow 0.4t_1 + 0.16 = t_1 \Rightarrow 0.6t_1 = 0.16 \Rightarrow t_1 = \frac{0.16}{0.6} = \frac{8}{30} = \frac{4}{15} \approx 0.2667 \text{秒} \]
步骤二:计算数据帧长度 \(L\)
传输速率 \(C = 3 \text{ kbps} = 3000 \text{ bps}\)
\[ L = C \times t_1 = 3000 \times \frac{4}{15} = 800 \text{ 比特} \]
本题选 D。
37.
问题: 路由器 R 通过以太网交换机 S1 和 S2 连接两个网络,R 的接口、主机 H1 和 H2 的 IP 地址与 MAC 地址如下图所示。若 H1 向 H2 发送一个 IP 分组 P,则 H1 发出的封装 P 的以太网帧的目的 MAC 地址、H2 收到的封装 P 的以太网帧的源 MAC 地址分别是( )。
选项: A. 00-a1-b2-c3-d4-62、00-1a-2b-3c-4d-52 B. 00-a1-b2-c3-d4-62、00-1a-2b-3c-4d-61 C. 00-1a-2b-3c-4d-51、00-1a-2b-3c-4d-52 D. 00-1a-2b-3c-4d-51、00-a1-b2-c3-d4-61
✅ 正确答案:D
解释:
- IP 分组在网络层的源 IP 和目的 IP 地址始终不变;
- 但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帧在每一跳都会重新封装,其 源 MAC 和目的 MAC 地址会改变。
🔍 过程分析:
- H1 发送分组到 H2,但它们不在同一子网,所以:
- H1 先将分组发给 默认网关 R 的接口1(MAC 是 00-1a-2b-3c-4d-51);
- 源 MAC 是 H1 的地址:00-1a-2b-3c-4d-52;
- 目的 MAC 是路由器 R 接口的地址:00-1a-2b-3c-4d-51。
- 路由器 R 接收到 IP 分组后,从接口2 发送给 H2:
- 源 MAC:路由器 R 接口2 的地址:00-a1-b2-c3-d4-61;
- 目的 MAC:H2 的地址:00-a1-b2-c3-d4-62。
🟩 问题中问:
- H1 发出的帧的 目的 MAC 是:00-1a-2b-3c-4d-51;
- H2 收到的帧的 源 MAC 是:00-a1-b2-c3-d4-61。
因此,本题选 D。
38.
问题: 某路由表中有转发接口相同的 4 条路由表项,其目的网络地址分别为
- 35.230.32.0/21
- 35.230.40.0/21
- 35.230.48.0/21
- 35.230.56.0/21
将该 4 条路由聚合后的目的网络地址为( )。
选项: A. 35.230.0.0/19 B. 35.230.0.0/20 C. 35.230.32.0/19 D. 35.230.32.0/20
✅ 正确答案:C
解释:
聚合路由(CIDR)是根据最长公共前缀进行聚合。
📘 这4个网络地址是:
- 35.230.32.0/21 =
00100000 00000000
- 35.230.40.0/21 =
00101000 00000000
- 35.230.48.0/21 =
00110000 00000000
- 35.230.56.0/21 =
00111000 00000000
二进制观察:
1 | 00100000 |
可以发现:前3位相同,即:
1 | 001 → 公共前缀为前 3 + 8 + 8 = 19 位(即 /19) |
因此聚合后的地址是:
- 网络地址:35.230.32.0
- 子网掩码:/19
🟩 所以聚合后的地址为:35.230.32.0/19
本题选 C。
39.
问题: UDP 协议实现分用 (demultiplexing) 时所依据的头部字段是( )。
选项: A. 源端口号 B. 目的端口号 C. 长度 D. 校验和
✅ 正确答案:B
解释:
在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中,分用(demultiplexing)是接收方根据数据包头部的信息,将数据包分配给正确的应用程序或进程的过程。
- 复用指的是发送方能够通过同一个协议(如 UDP)将数据发送到不同的应用进程;
- 分用是接收方根据数据包中的 目的端口号,将收到的数据包分配给正确的应用进程。
因此,在 UDP 中,分用的关键字段是目的端口号。通过目的端口号,接收方能够识别和区分属于不同应用的 UDP 数据包。
本题选 B。
40.
问题: 无需转换即可由 SMTP 协议直接传输的内容是( )。
选项: A. JPEG图形 B. MPEG视频 C. EXE文件 D. ASCII文本
✅ 正确答案:D
解释: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主要用于发送邮件,且其标准格式仅支持7 位 ASCII 字符的文本内容。
- SMTP 协议本身只能传输文本,而ASCII 文本可以直接通过 SMTP 协议进行传输,无需转换;
- 对于二进制数据,如 JPEG 图形、MPEG 视频和 EXE 文件,这些通常需要使用 MIME(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展) 进行编码,以便能够通过 SMTP 协议进行传输。
因此,SMTP 协议能够直接传输的内容是 ASCII文本。
本题选 D。
IP
问题:
某公司网络如题47图所示。IP地址空间192.168.1.0/24被均分给销售部和技术部两个子网,并已分别为部分主机和路由器接口分配了IP地址,销售部子网的MTU=1500 B,技术部子网的MTU=800 B。
(1) 销售部子网的广播地址是什么?技术部子网的子网地址是什么?若每个主机仅分配一个IP地址,则技术部子网还可以连接多少台主机?
(2) 假设主机192.168.1.1向主机192.168.1.208发送一个总长度为1500 B的IP分组,IP分组的头部长度为20 B,路由器在通过接口F1转发该IP分组时进行了分片。若分片时尽可能分为最大片,则一个最大IP分片封装数据的字节数是多少?至少需要分为几个分片?每个分片的片偏移量是多少?
答案与解释:
(1) 销售部子网的广播地址是什么?技术部子网的子网地址是什么?若每个主机仅分配一个IP地址,则技术部子网还可以连接多少台主机?
IP地址空间划分:192.168.1.0/24被均分为两个子网。将192.168.1.0/24的地址空间划分为两个子网时,我们取出1位作为子网位,因此得到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128。
- 销售部子网(192.168.1.0/25):192.168.1.0到192.168.1.127(广播地址)。
- 技术部子网(192.168.1.128/25):192.168.1.128到192.168.1.255(广播地址)。
销售部子网广播地址:
- 销售部子网地址为 192.168.1.0/25。
- 广播地址为 192.168.1.127。
技术部子网子网地址:
- 技术部子网地址为 192.168.1.128/25。
技术部子网可连接主机数:
- 技术部子网可分配的主机IP地址为 192.168.1.129 到 192.168.1.254。
- 总共有 254 - 129 + 1 = 126 个可用地址。
- 已分配的主机数为 192.168.1.129 到 192.168.1.208(包括路由器地址),共 81 个已分配的地址。
- 因此,剩余的可用主机地址为 126 - 81 = 45。
答案:
- 销售部子网的广播地址:192.168.1.127
- 技术部子网的子网地址:192.168.1.128
- 技术部子网可连接的主机数:45台
(2) 假设主机192.168.1.1向主机192.168.1.208发送一个总长度为1500 B的IP分组,IP分组的头部长度为20 B,路由器在通过接口F1转发该IP分组时进行了分片。若分片时尽可能分为最大片,则一个最大IP分片封装数据的字节数是多少?至少需要分为几个分片?每个分片的片偏移量是多少?
IP分片条件:
- 原始IP分组的总长度为 1500 B,头部长度为 20 B,所以数据载荷为 1500 - 20 = 1480 B。
- 技术部子网的MTU为 800 B,因此在进入技术部子网时,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片。
- 每个分片的最大数据载荷为 800 B - 20 B = 780 B(减去头部20 B)。
最大分片数据载荷:
- 最大数据载荷为 780 B,且分片大小必须是8字节的整数倍,因此最大有效数据载荷为 776 B(即 780 B 向下取整为8的倍数)。
分片数量:
总数据为 1480 B,最大每片的数据载荷为 776 B,所以需要的最小分片数为:
\[ \lceil \frac{1480}{776} \rceil = 2 \text{ 个分片} \]
分片的片偏移量:
- 第一个分片的片偏移量为 0(即从0字节开始)。
- 第二个分片的片偏移量为 776 / 8 = 97,表示第二片的起始位置是前一片的 97 个8字节。
答案:
每个最大IP分片封装数据的字节数:776 B
至少需要分为 2 个分片
每个分片的片偏移量:
- 第一个分片:0
- 第二个分片: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