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学习
Git学习
目标:
了解Git基本概念
能够概述git工作流程
能够使用Git常用命令
熟悉Git代码托管服务
能够使用idea操作git
概述
开发中的实际场景
场景一:备份
小明负责的模块就要完成了,就在即将Release之前的一瞬间,电脑突然蓝屏,硬盘光荣牺牲!几个月来的努力付之东流
场景二:代码还原
这个项目中需要一个很复杂的功能,老王摸索了一个星期终于有眉目了,可是这被改得面目全非的代码已经回不到从前了。什么地方能买到哆啦A梦的时光机啊?
场景三:协同开发
小刚和小强先后从文件服务器上下载了同一个文件:Analysis.java。小刚在Analysis.java文件中的第30行声明了一个方法,叫count(),先保存到了文件服务器上;小强在Analysis.java文件中的第50行声明了一个方法,叫sum(),也随后保存到了文件服务器上,于是,count()方法就只存在于小刚的记忆中了
场景四:追溯问题代码的编写人和编写时间!
老王是另一位项目经理,每次因为项目进度挨骂之后,他都不知道该扣哪个程序员的工资!就拿这次来说吧,有个Bug调试了30多个小时才知道是因为相关属性没有在应用初始化时赋值!可是二胖、王东、刘流和正经牛都不承认是自己干的!
Git教程 - 廖雪峰的官方网站 (liaoxuefeng.com)
Git 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用于敏捷高效地处理任何或小或大的项目。
Git 是 Linus Torvalds 为了帮助管理 Linux 内核开发而开发的一个开放源码的版本控制软件。
Git 与常用的版本控制工具 CVS, Subversion 等不同,它采用了分布式版本库的方式,不必服务器端软件支持。
Git 不仅仅是个版本控制系统,它也是个内容管理系统(CMS),工作管理系统等。
Git 是分布式的
Git 把内容按元数据方式存储
Git 没有一个全局的版本号
Git 的工作流程。
一般工作流程如下:
- 克隆 Git 资源作为工作目录。
- 在克隆的资源上添加或修改文件。
- 如果其他人修改了,你可以更新资源。
- 在提交前查看修改。
- 提交修改。
- 在修改完成后,如果发现错误,可以撤回提交并再次修改并提交。
Git是什么
Git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没有之一)。
有一个软件,不但能自动帮我记录每次文件的改动,还可以让同事协作编辑,这样就不用自己管理一堆类似的文件了,也不需要把文件传来传去。如果想查看某次改动,只需要在软件里瞄一眼就可以,岂不是很方便?
这就是git。
集中式和分布式的区别
先说集中式版本控制系统,版本库是集中存放在中央服务器的,而干活的时候,用的都是自己的电脑,所以要先从中央服务器取得最新的版本,然后开始干活,干完活了,再把自己的活推送给中央服务器。中央服务器就好比是一个图书馆,你要改一本书,必须先从图书馆借出来,然后回到家自己改,改完了,再放回图书馆。
集中式版本控制系统最大的毛病就是必须联网才能工作。
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与集中式版本控制系统有何不同呢?首先,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根本没有“中央服务器”,每个人的电脑上都是一个完整的版本库,这样,你工作的时候,就不需要联网了,因为版本库就在你自己的电脑上。既然每个人电脑上都有一个完整的版本库,那多个人如何协作呢?比方说你在自己电脑上改了文件A,你的同事也在他的电脑上改了文件A,这时,你们俩之间只需把各自的修改推送给对方,就可以互相看到对方的修改了。
和集中式版本控制系统相比,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要高很多,因为每个人电脑里都有完整的版本库,某一个人的电脑坏掉了不要紧,随便从其他人那里复制一个就可以了。而集中式版本控制系统的中央服务器要是出了问题,所有人都没法干活了。
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通常也有一台充当“中央服务器”的电脑,但这个服务器的作用仅仅是用来方便“交换”大家的修改,没有它大家也一样干活,只是交换修改不方便而已。
其实都可以不用看,就是方便交换,和方便找回历史版本。
简易版本:
a、集中式版本控制工具
集中式版本控制工具,版本库是集中存放在中央服务器的,team里每个人work时从中央服务器下载代码,是必须联网才能工作,局域网或互联网。个人修改后然后提交到中央版本库。举例:SVN和CVS
b、分布式版本控制工具
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没有“中央服务器”,每个人的电脑上都是一个完整的版本库,这样工作的时候,无需要联网了,因为版本库就在你自己的电脑上。多人协作只需要各自的修改推送给对方,就能互相看到对方的修改了。举例:Git
Git是分布式的,Git不需要有中心服务器,我们每台电脑拥有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我们使用Git并且有个中心服务器,仅仅是为了方便交换大家的修改,但是这个服务器的地位和我们每个人的PC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开发者的pc就可以就是为了大家代码容易交流不关机用的。没有它大家一样可以工作,只不过“交换”修改不方便而已。
git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可以有效、高速地处理从很小到非常大的项目版本管理。Git是LinusTorvalds为了帮助管理Linux内核开发而开发的一个开放源码的版本控制软件。同生活中的许多伟大事物一样,Git诞生于一个极富纷争大举创新的年代。
特点:
速度
简单的设计
对非线性开发模式的强力支持(允许成千上万个并行开发的分支)
完全分布式
有能力高效管理类似Linux内核一样的超大规模项目(速度和数据量)
创建版本库
创建一个版本库非常简单
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创建一个空目录:
第二步,通过git init
命令把这个目录变成Git可以管理的仓库:
1 | 86150@▒▒▒▒▒▒▒▒▒▒ MINGW64 ~ |
瞬间Git就把仓库建好了,而且告诉你是一个空的仓库(empty Git
repository),读者可以发现当前目录下多了一个.git
的目录,这个目录是Git来跟踪管理版本库的.
把文件添加到版本库
所有的版本控制系统,其实只能跟踪文本文件的改动,比如TXT文件,网页,所有的程序代码等等,Git也不例外。版本控制系统可以告诉你每次的改动,比如在第5行加了一个单词“Linux”,在第8行删了一个单词“Windows”。而图片、视频这些二进制文件,虽然也能由版本控制系统管理,但没法跟踪文件的变化,只能把二进制文件每次改动串起来,也就是只知道图片从100KB改成了120KB,但到底改了啥,版本控制系统不知道,也没法知道。
不幸的是,Microsoft的Word格式是二进制格式,因此,版本控制系统是没法跟踪Word文件的改动的.如果要真正使用版本控制系统,就要以纯文本方式编写文件。
千万不要使用Windows自带的记事本编辑任何文本文件。原因是Microsoft开发记事本的团队使用了一个非常弱智的行为来保存UTF-8编码的文件,他们自作聪明地在每个文件开头添加了0xefbbbf(十六进制)的字符,你会遇到很多不可思议的问题,比如,网页第一行可能会显示一个“?”,明明正确的程序一编译就报语法错误,等等,都是由记事本的弱智行为带来的。建议你下载Visual Studio Code代替记事本,不但功能强大,而且免费!
我们编写一个readme.txt
文件
第一步,用命令git add
告诉Git,把文件添加到仓库:
1 | $ git add readme.txt |
执行上面的命令,没有任何显示,这就对了,Unix的哲学是“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说明添加成功。
第二步,用命令git commit
告诉Git,把文件提交到仓库:
1 | $ git commit -m "wrote a readme file" |
简单解释一下git commit
命令,-m
后面输入的是本次提交的说明,可以输入任意内容,当然最好是有意义的,这样你就能从历史记录里方便地找到改动记录。
git commit
命令执行成功后会告诉你,1 file changed
:1个文件被改动(我们新添加的readme.txt文件);2 insertions
:插入了两行内容(readme.txt有两行内容)。
为什么Git添加文件需要add
,commit
一共两步呢?因为commit
可以一次提交很多文件,所以你可以多次add
不同的文件,比如:
1 | $ git add file1.txt |
我们继续修改readme.txt文件,改成如下内容:
1 | Git is a distributed version control system. |
运行git status
结果:
1 | $ git status |
git status
命令可以让我们时刻掌握仓库当前的状态,上面的命令输出告诉我们,readme.txt
被修改过了,但还没有准备提交的修改。
虽然Git告诉我们readme.txt
被修改了,但如果能看看具体修改了什么内容,自然是很好的。
用git diff
这个命令看看:
1 | $ git diff readme.txt |
git diff
顾名思义就是查看difference,显示的格式正是Unix通用的diff格式,可以从上面的命令输出看到,我们在第一行添加了一个distributed
单词。
知道了对readme.txt
作了什么修改后,再把它提交到仓库就放心多了,提交修改和提交新文件是一样的两步,第一步是git add
:
1 | git add readme.txt |
在执行第二步git commit
之前,我们再运行git status
看看当前仓库的状态:
1 | $ git status |
git status
告诉我们,将要被提交的修改包括readme.txt
,下一步,就可以放心地提交了:
1 | $ git commit -m "add distributed" |
提交后,我们再用git status
命令看看仓库的当前状态:
1 | $ git status |
Git告诉我们当前没有需要提交的修改,而且,工作目录是干净(working tree clean)的。
再练习一次,修改readme.txt文件如下:
1 | Git is a distributed version control system. |
然后尝试提交:
1 | $ git add readme.txt |
现在有3个版本
版本1:wrote a readme file
1 | Git is a version control system. |
版本2:add distributed
1 | Git is a distributed version control system. |
版本3:append GPL
1 | Git is a distributed version control system. |
版本控制系统肯定有某个命令可以告诉我们历史记录,在Git中,我们用git log
命令查看:
1 | git log |
git log
命令显示从最近到最远的提交日志,我们可以看到3次提交,最近的一次是append GPL
,上一次是add distributed
,最早的一次是wrote a readme file
。
如果嫌输出信息太多,看得眼花缭乱的,可以试试加上--pretty=oneline
参数:
1 | git log --pretty=oneline |
现在我们启动时光穿梭机,准备把readme.txt
回退到上一个版本,也就是add distributed
的那个版本,怎么做呢?
首先,Git必须知道当前版本是哪个版本,在Git中,用HEAD
表示当前版本,也就是最新的提交1094adb...
(注意我的提交ID和你的肯定不一样),上一个版本就是HEAD^
,上上一个版本就是HEAD^^
,当然往上100个版本写100个^
比较容易数不过来,所以写成HEAD~100
。
我们要把当前版本append GPL
回退到上一个版本add distributed
,就可以使用git reset
命令:
1 | 86150@▒▒▒▒▒▒▒▒▒▒ MINGW64 /c/git (master) |
看看readme.txt
的内容是不是版本add distributed
:
1 | $ cat readme.txt |
还可以继续回退到上一个版本wrote a readme file
,不过且慢,让我们用git log
再看看现在版本库的状态:
1 | 86150@▒▒▒▒▒▒▒▒▒▒ MINGW64 /c/git (master) |
最新的那个版本append GPL
已经看不到了!
办法其实还是有的,只要上面的命令行窗口还没有被关掉,你就可以顺着往上找啊找啊,找到那个append GPL
的commit id
是924513b...
,于是就可以指定回到未来的某个版本:
1 | git reset --hard 924531b |
再小心翼翼地看看readme.txt
的内容:
1 | $ cat readme.txt |
又回来了
1 | ┌────┐ |
还有一种通用的
当你用$ git reset --hard HEAD^
回退到add distributed
版本时,再想恢复到append GPL
,就必须找到append GPL
的commit
id。Git提供了一个命令git reflog
用来记录你的每一次命令:
1 | 86150@▒▒▒▒▒▒▒▒▒▒ MINGW64 /c/git (master) |
Git 工作区、暂存区和版本库
- 工作区:就是你在电脑里能看到的目录。
- 暂存区:英文叫 stage 或 index。一般存放在 .git 目录下的 index 文件(.git/index)中,所以我们把暂存区有时也叫作索引(index)。
- 版本库:工作区有一个隐藏目录 .git,这个不算工作区,而是 Git 的版本库。
- 图中左侧为工作区
- 右侧为版本库。
- 在版本库中标记为 "index" 的区域是暂存区(stage/index)
- 标记为 "master" 的是 master 分支所代表的目录树。
- 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时 "HEAD" 实际是指向 master 分支的一个"游标"。所以图示的命令中出现 HEAD 的地方可以用 master 来替换。
- 图中的 objects 标识的区域为 Git 的对象库,实际位于 ".git/objects" 目录下,里面包含了创建的各种对象及内容。
- 当对工作区修改(或新增)的文件执行 git add 命令时,暂存区的目录树被更新,同时工作区修改(或新增)的文件内容被写入到对象库中的一个新的对象中,而该对象的ID被记录在暂存区的文件索引中。
- 当执行提交操作(git commit)时,暂存区的目录树写到版本库(对象库)中,master 分支会做相应的更新。即 master 指向的目录树就是提交时暂存区的目录树。
- 当执行 git reset HEAD 命令时,暂存区的目录树会被重写,被 master 分支指向的目录树所替换,但是工作区不受影响。
- 当执行 git rm --cached
命令时,会直接从暂存区删除文件,工作区则不做出改变。 - 当执行 git checkout . 或者 git checkout --
命令时,会用暂存区全部或指定的文件替换工作区的文件。这个操作很危险,会清除工作区中未添加到暂存区中的改动。 - 当执行 git checkout HEAD . 或者 git checkout HEAD
命令时,会用 HEAD 指向的 master 分支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文件替换暂存区和以及工作区中的文件。这个命令也是极具危险性的,因为不但会清除工作区中未提交的改动,也会清除暂存区中未提交的改动。
工作区(Working Directory)
就是你在电脑里能看到的目录,比如我的git
文件夹就是一个工作区:
版本库(Repository)
工作区有一个隐藏目录.git
,这个不算工作区,而是Git的版本库。
Git的版本库里存了很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称为stage(或者叫index)的暂存区,还有Git为我们自动创建的第一个分支master
,以及指向master
的一个指针叫HEAD
。
第一步是用git add
把文件添加进去,实际上就是把文件修改添加到暂存区;
第二步是用git commit
提交更改,实际上就是把暂存区的所有内容提交到当前分支。
因为我们创建Git版本库时,Git自动为我们创建了唯一一个master
分支,所以,现在,git commit
就是往master
分支上提交更改。
需要提交的文件修改通通放到暂存区,然后,一次性提交暂存区的所有修改。
我们再练习一遍,先对readme.txt
做个修改,比如加上一行内容:
1 | Git is a distributed version control system. |
然后,在工作区新增一个nih
文本文件(内容随便写)。
先用git status
查看一下状态:
1 | $ git status |
readme.txt
被修改了,而nih
还从来没有被添加过,所以它的状态是Untracked
。
使用两次命令git add
,把readme.txt
和LICENSE
都添加后,用git status
1 | $ git status |
![git-stage]/images/0-1708708125974-5.jpeg)
git add
命令实际上就是把要提交的所有修改放到暂存区(Stage),然后,执行git commit
就可以一次性把暂存区的所有修改提交到分支。
1 | 86150@▒▒▒▒▒▒▒▒▒▒ MINGW64 /c/git (master) |
如果你又没有对工作区做任何修改,那么此时工作区就是“干净”的:
1 | $ git status |
Git跟踪并管理的是修改,而非文件。
举例:
第一步,对readme.txt做一个修改
1 | git add readme.txt |
添加:
再修改readme.txt:
不添加
提交:
1 | $ git commit -m "git tracks changes" |
第二次的修改没有被提交
怎么提交第二次修改呢?你可以继续git add
再git commit
,也可以别着急提交第一次修改,先git add
第二次修改,再git commit
,就相当于把两次修改合并后一块提交了:
第一次修改 -> git add
-> 第二次修改 ->
git add
-> git commit
撤销修改
分为add之前,add之后,commit之后
你正在赶一份工作报告,你在readme.txt
中添加了一行:
1 | $ cat readme.txt |
你可以删掉最后一行,手动把文件恢复到上一个版本的状态。如果用git status
查看一下:
1 | $ git status |
而git checkout -- file
可以丢弃工作区的修改:
1 | $ git checkout -- readme.txt |
一种是readme.txt
自修改后还没有被放到暂存区,现在,撤销修改就回到和版本库一模一样的状态;
一种是readme.txt
已经添加到暂存区后,又作了修改,现在,撤销修改就回到添加到暂存区后的状态。
让这个文件回到最近一次git commit
或git add
时的状态。
git add
到暂存区了:
git status
查看一下,修改只是添加到了暂存区,还没有提交:
1 | $ git status |
用命令git reset HEAD <file>
可以把暂存区的修改撤销掉(unstage),重新放回工作区:
1 | $ git reset HEAD readme.txt |
git reset
命令既可以回退版本,也可以把暂存区的修改回退到工作区。当我们用HEAD
时,表示最新的版本。
再用git status
查看一下,现在暂存区是干净的,工作区有修改:
1 | $ git status |
还记得如何丢弃工作区的修改吗?
1 | $ git checkout -- readme.txt |
假设你不但改错了东西,还从暂存区提交到了版本库,怎么办呢?还记得[版本回退]吗?可以回退到上一个版本。不过,这是有条件的,就是你还没有把自己的本地版本库推送到远程。
删除文件
你通常直接在文件管理器中把没用的文件删了,或者用rm
命令删了:
1 | $ rm test.txt |
这个时候,Git知道你删除了文件,
git status
命令会立刻告诉你哪些文件被删除了:
1 | $ git status |
一是确实要从版本库中删除该文件,那就用命令git rm
删掉,并且git commit
:
1 | $ git rm test.txt |
文件就从版本库中被删除了。
另一种情况是删错了,因为版本库里还有呢,所以可以很轻松地把误删的文件恢复到最新版本:
1 | $ git checkout -- test.txt |
git checkout
其实是用版本库里的版本替换工作区的版本,无论工作区是修改还是删除,都可以“一键还原”。
远程仓库
只要注册一个GitHub账号,就可以免费获得Git远程仓库。
你已经在本地创建了一个Git仓库后,又想在GitHub创建一个Git仓库,并且让这两个仓库进行远程同步,这样,GitHub上的仓库既可以作为备份,又可以让其他人通过该仓库来协作,真是一举多得。
首先,登陆GitHub,然后,在右上角找到“Create a new repo”按钮,创建一个新的仓库:
在Repository name填入git
,其他保持默认设置,点击“Create
repository”按钮,就成功地创建了一个新的Git仓库:
在本地的git
仓库下运行命令:
就可以把本地库的所有内容推送到远程库上
1 | 86150@▒▒▒▒▒▒▒▒▒▒ MINGW64 /c/git (master) |
推送成功后,可以立刻在GitHub页面中看到远程库的内容已经和本地一模一样:
从现在起,只要本地作了提交,就可以通过命令:
1 | $ git push origin master |
把本地master
分支的最新修改推送至GitHub,现在,你就拥有了真正的分布式版本库!
分支管理
分支不是解决分工问题的,是解决质量问题的。
比如:一个任务,两个人做。
其一,开两个分支,谁的分支先上来,我合并谁的。
其二,两个分支,如果其中一个人的分支有后期bug,那么我可以切换到另一个人的分支上。
其三,同一个人开两个分支,就是两个方案。
首先,我们创建dev
分支,然后切换到dev
分支:
1 | $ git checkout -b dev |
git checkout
命令加上-b
参数表示创建并切换,相当于以下两条命令:
1 | $ git branch dev |
然后,用git branch
命令查看当前分支:
1 | $ git branch |
我们就可以在dev
分支上正常提交,比如对readme.txt
做个修改,加上一行并提交
dev
分支的工作完成,我们就可以切换回master
分支:
1 | $ git checkout master |
现在,我们把dev
分支的工作成果合并到master
分支上:
1 | $ git merge dev |
git merge
命令用于合并指定分支到当前分支。合并后,再查看readme.txt
的内容,就可以看到,和dev
分支的最新提交是完全一样的。
注意到上面的Fast-forward
信息,Git告诉我们,这次合并是“快进模式”,也就是直接把master
指向dev
的当前提交,所以合并速度非常快。
合并完成后,就可以放心地删除dev
分支了:
1 | $ git branch -d dev |
删除后,查看branch
,就只剩下master
分支了:
1 | $ git branch |
切换分支这个动作,用switch
更科学。因此,最新版本的Git提供了新的git switch
命令来切换分支:
创建并切换到新的dev
分支,可以使用:
1 | $ git switch -c dev |
直接切换到已有的master
分支,可以使用:
1 | $ git switch master |
使用新的git switch
命令,比git checkout
要更容易理解。
当Git无法自动合并分支时,就必须首先解决冲突。解决冲突后,再提交,合并完成。
解决冲突就是把Git合并失败的文件手动编辑为我们希望的内容,再提交。
合并分支时,如果可能,Git会用Fast forward
模式,但这种模式下,删除分支后,会丢掉分支信息。
如果要强制禁用Fast forward
模式,Git就会在merge时生成一个新的commit,这样,从分支历史上就可以看出分支信息。
实战一下--no-ff
方式的git merge
:
首先,仍然创建并切换dev
分支:
1 | $ git switch -c dev |
修改readme.txt文件,并提交一个新的commit:
1 | $ git add readme.txt |
我们切换回master
:
1 | $ git switch master |
合并dev
分支,--no-ff参数,表示禁用
Fast
forward`:
1 | $ git merge --no-ff -m "merge with no-ff" dev |
,我们用git log
看看分支历史:
1 | $ git log --graph --pretty=oneline --abbrev-commit |
Git还提供了一个stash
功能,可以把当前工作现场“储藏”起来,等以后恢复现场后继续工作:
1 | $ git stash |
现在,用git status
查看工作区,就是干净的(除非有没有被Git管理的文件),因此可以放心地创建分支来修复bug。
首先确定要在哪个分支上修复bug,假定需要在master
分支上修复,就从master
创建临时分支:
1 | $ git checkout master |
现在修复bug,需要把“Git is free software ...”改为“Git is a free software ...”,然后提交:
1 | $ git add readme.txt |
修复完成后,切换到master
分支,并完成合并,最后删除issue-101
分支:
1 | $ git switch master |
太棒了,原计划两个小时的bug修复只花了5分钟!现在,是时候接着回到dev
分支干活了!
1 | $ git switch dev |
工作区是干净的,刚才的工作现场存到哪去了?用git stash list
命令看看:
1 | $ git stash list |
工作现场还在,Git把stash内容存在某个地方了,但是需要恢复一下,有两个办法:
一是用git stash apply
恢复,但是恢复后,stash内容并不删除,你需要用git stash drop
来删除;
另一种方式是用git stash pop
,恢复的同时把stash内容也删了:
1 | $ git stash pop |
再用git stash list
查看,就看不到任何stash内容了:
1 | $ git stash list |
你可以多次stash,恢复的时候,先用git stash list
查看,然后恢复指定的stash,用命令:
1 | $ git stash apply stash@{0} |
dev分支是早期从master分支分出来的,所以,这个bug其实在当前dev分支上也存在。
只需要把4c805e2 fix bug 101
这个提交所做的修改“复制”到dev分支。
1 | git cherry-pick 4c805e2 |
1 | 点“Fork”就在自己的账号下克隆了一个bootstrap仓库,然后,从自己的账号下clone: |
如果要强行删除,需要使用大写的-D
参数。。
现在我们强行删除:
1 | $ git branch -D feature-vulcan |
要查看远程库的信息,用git remote
:
1 | $ git remote |
用git remote -v
显示更详细的信息:
1 | $ git remote -v |
推送分支
推送分支,就是把该分支上的所有本地提交推送到远程库。推送时,要指定本地分支,这样,Git就会把该分支推送到远程库对应的远程分支上:
1 | $ git push origin master |
如果要推送其他分支,比如dev
,就改成:
1 | $ git push origin dev |
标签管理
Git有commit,为什么还要引入tag?
“请把上周一的那个版本打包发布,commit号是6a5819e...”
“一串乱七八糟的数字不好找!”
如果换一个办法:
“请把上周一的那个版本打包发布,版本号是v1.2”
“好的,按照tag v1.2查找commit就行!”
首先,切换到需要打标签的分支上:
1 | $ git branch |
然后,敲命令git tag <name>
就可以打一个新标签:
1 | $ git tag v1.0 |
可以用命令git tag
查看所有标签:
1 | $ git tag |
历史提交的commit id,打上标签
再用命令git tag
查看标签:
1 | $ git log --pretty=oneline --abbrev-commit |
1 | $ git tag |
git show <tagname>
查看标签信息
1 | git show v0.9 |
1 | 用-a指定标签名,-m指定说明文字: |
删除标签
如果标签打错了,也可以删除:
1 | $ git tag -d v0.1 |
如果要推送某个标签到远程,使用命令git push origin <tagname>
:
1 | $ git push origin v1.0 |
次性推送全部尚未推送到远程的本地标签:
1 | $ git push origin --tags |
如果标签已经推送到远程,要删除远程标签就麻烦一点,先从本地删除:
1 | $ git tag -d v0.9 |
从远程删除。删除命令也是push,但是格式如下:
1 | $ git push origin :refs/tags/v0.9 |
参与一个开源项目
michaelliao是github用户名,
bootstrap.git是克隆的仓库
点“Fork”就在自己的账号下克隆了一个bootstrap仓库,然后,从自己的账号下clone:
1 | git clone git@github.com:michaelliao/bootstrap.git |